时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周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盘] 以后谈盘,就在此帖中。有兴趣的可长期关注。

  [复制链接]
4261#
发表于 2016-4-7 23:31:18 | 只看该作者
媒体市场化后收钱办事,有奶便是娘,它有自己的利益。p2p出了这么多事情,主要责任我觉得是监管部门失职。
4262#
发表于 2016-4-8 06:24:06 | 只看该作者
周峰 发表于 2016-4-7 19:37
自上次清仓以来,一直保持小仓位做一日短线,有胜有负,略盈利。

从今天开始我会保持空仓状态不再参与,耐 ...

微信里的 微商  一律pass。。。奶奶的我根本不行那玩意。。还不如淘宝找去。。。
4263#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09:3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峰 于 2016-4-8 12:25 编辑

我不明白的是政府为什么鼓吹P2P。这明显有悖经济发展规律的事,却被我们的政府极力推崇。

P2P兴起的背景是,2010年以后银行贷款过度集中到了资金效率低下的大型国企,而广大中小企业却很难得到贷款。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政府想出了用P2P模式,讲居民手中的钱通过P2P平台借给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或个体创业者手中,以此来盘活经济。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一定是经不起推敲和值得商榷的。为什么?

我们知道经济生活中的借贷关系为什么是银行为主体?是因为银行具备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这是个人所无法比拟的。银行有能力对贷款人的资信进行评估,会要求贷款人提供相应的抵押品,以降低贷款风险。所以当我们觉得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时候,实际情况是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太差,可供抵押品太少,银行自然不会贷款给它。那如果我们把这部分资信状况差的贷款需求,通过P2P平台推向普通老百姓,银行不愿做的劣质生意让老百姓来做,你这不是坑人么?倘若我们实际操作中,真的是这么来做,即使有坑人成分,但或许有些企业会因此得到生机再次发展,也算是善莫大焉。可现实情况呢?中晋的做法是特别普遍的,就是P2P平台公司,它不只是一个借贷双方的撮合平台了,而是它自身利用P2P平台干起了高息揽存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勾当。也许一开始,还会自己虚构伪造出各个小额的贷款项目发到自己的平台让普通投资人来认购达到圈钱的目标,到后来直接发展成明目张胆的以自身的理财产品作为标的去向普通投资人销售,就成了赤裸裸的金融诈骗。

我极力抨击P2P,极力抨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这本身就是有违经济常识,迟早要被市场证伪的皇帝的新衣。而且非常可悲的是,到现在我没有看到一个经济学家站出来表示反对和疑义,可谓是学术的悲哀,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大众创业板万众创新,人人创业了老板了,谁去打工?社会分工的结构模式到底是怎样的才合理?是满大街都是老板才合理么?万众创新?没错,我们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可能做出创新,但是改变人类进步历程的创新是高等知识分子做的事,不是平头百姓,一个车床工是不会琢磨出相对论的是发明不了原子弹的。科技的进步是靠社会的精英份子去推动的。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就是靠我们庞大的人类种群基础,不断的选优拔尖,寻找那么一小撮精英带领我们的生活向前跨越。如果我们的政府想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你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培养优秀人才,让他们不断发明创造,然后通过良好的转化机制去将他们的发明创造转化为提高社会生产生活效率的工具,从而达到社会整体进步的目的。

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力在下降,创新能力在下降,不是靠什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改善的。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营商环境恶化了,企业主办企业风险大收益小,投资欲望降低了。怎么去化解,你得先看看你之前那么多年都干什么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在下降,是因为我们的学术界,坚持诚实的做学问的少了,弄虚作假不务正业的多了,教授们都流行讲座走穴去了。正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口号也是某些脑残学者给执政者提出来的施政建议一样,表面看他们看到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质上是其不学无术而搞出来的祸国殃民的方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美帝正在纠集它的伙伴,对我们实施群狼攻击,而我们却在不断自毁长城,实在让人心忧!中华民族不能再落入那种大不了推倒重来的历史轮回了,苦的永远是百姓,庙堂之上的人有几人是真的心系民族前程的啊?
4264#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0:4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峰 于 2016-4-9 01:24 编辑

回顾我在4332楼的图,假突破诱多结束了。

接招吧!
4265#
发表于 2016-4-8 12:43:19 | 只看该作者
周哥4334楼的图在哪?:lo

点评

是4332  发表于 2016-4-9 01:24
4266#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01:25:25 | 只看该作者
周末出了利好,且看下周怎么走了。

咱看空的也不着急。
4267#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10:41:2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玩法有中国的特色,说说债转股。

债转股这种玩法的背景是企业欠债太多无力偿还,银行追讨不到就会成为坏账。如果银行能顺利的收回本息,那是没必要搞什么债转股的。推出债转股,就是给银行多一种选择,要么你认领坏账,要么你把债权变成股权,股权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出售套现。这么做如果一切顺利,企业不用背负那么多的债务了,轻装上阵,恢复盈利能力,股价正面表现获得上涨,银行可以在合适时机选择套现退出收回本息甚至还有超额利润。倘若银行资本退出以后,企业继续表现出色,股价继续正面表现,则所有人都欢喜。这种做法美国曾经有一个相似案例做得比较很成功。就是09年美国财政部介入通用汽车重组。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10年丰田在美国的质量门事件吧,通过炒作这个事件把丰田从全美销量第一的冠军宝座上拉了下来,而通用汽车的市场份额得到了大幅提升,在10年通用重回华尔街,经过几年运作,在14年美国财政部所有股权全部退出交还给市场。尽管美国财政部实际亏损百亿美元,但是它挽救了一个百年企业150万的就业岗位,还给市场一个能年盈利几十亿美元的崭新通用。综合看美国政府是大赚的。

那么我们能理解中国的债转股会获得很大的成功么?至少政策一出台的时候,港股是一片不看好的,所以它们跌了,A股是给的正面答案,涨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期差距?这个不是简单的区分为市场预期和政府意志的差别。其实他们都没错,只是大家看得有多远的问题。债转股事实初期,一定是正面的,但数年以后会发现当初的甜品成了毒药。这就是中国的玩法最后都会有中国的特色。这就好比美国的直销拿到中国来就会变身成为传销一样。

债转股实施初期,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企业不用背负那么重的债,每年省下的利息就可以把盈利提高一个层次,所以一开始的一两年股价的反应一定是相当正面的,而且银行的股权也不会选择在股价低迷时退出,否则二级市场无法承受,也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至少得等饼画大了再去啃。当所有参与方都欢腾的时候,银行开始退出股权收回本息,企业盈利仅仅是短暂的刺激而无法获得脱胎换骨式的飞跃,二级市场的接盘侠发现自己可能做了冤大头的时候,一切都将灰飞烟灭,而最终受损的将是在二级市场击鼓传花的股民,受益的是银行,降坏账盘活了,受益的是僵尸企业,等于变相的增发了很多股票,融资又使得它苟延残喘了好几年,政府也算是受益者,避免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性风险。股民受损无所谓,因为股民都是有闲钱才炒股的,你们的闲钱为国家作了贡献也死不了。这类似众筹,把一个局部的风险通过一连串的方法让普罗大众一起去承受,每人分担一点就不会显得那么吃力了。

为什么我说最终会是二级市场的股民去集体承担这样的损失?中国特色在起作用。我们在实施债转股的时候,选择的企业,一定很少有通用汽车这样通过输血+改造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企业,大多是老大难的僵尸企业。因为一个还有造血功能的企业,是不太会走到债转股的地步的。金子你扔到垃圾堆里还是金子,垃圾你扔到哪里都是垃圾。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是它面临的营商环境行业特性自身经营能力所决定的。我们的老大难企业,这三方面基本都很难逆转,所以港股市场给出了悲观的预期,他们应该认为债转股最后不会让企业获得新生,烂的还是会烂下去。

我们该怎么做?既然中国特色,那么我们当然得参与,初期一定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是你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要做那个接棒的人,并且你最终做到了胜利逃亡。就这么简单。
4268#
发表于 2016-4-10 16:33:18 | 只看该作者
周峰 发表于 2016-4-9 10:41
中国的玩法有中国的特色,说说债转股。

债转股这种玩法的背景是企业欠债太多无力偿还,银行追讨不到就会成 ...

看的透彻啊。。。

点评

不是透彻,这都是基本常识,很简单的逻辑。  发表于 2016-4-10 17:05
426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4:57:05 | 只看该作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今天的大盘
4270#
发表于 2016-4-11 22:35:4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时鸣 ( 沪ICP备18046765号 )

GMT+8, 2024-6-22 04:41 , Processed in 0.0424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