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周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盘] 以后谈盘,就在此帖中。有兴趣的可长期关注。

  [复制链接]
425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2:59:33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目前空仓状态,上周清仓。

闲来无事,聊聊经济。

一、汇率问题
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该贬值?以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一个120平2005年后的套房为例,目前市价应该在8-10万一平左右。差不多总价在1000-1200万。而在欧洲以西班牙为例,1000多万人民币,可以买到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的豪华别墅。假设你按同样上海的居住标准,市中心一个120平的套房,大概只需要300万人民币就可以搞定(当然老外很少住这样的房子,大多是住市郊别墅)。我说人民币汇率问题,干嘛先对比国内外房价?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人民币资产价格和非人民币资产价格的巨大落差。这个落差会长期的吸引人民币资产不断兑现外流去购买非人民币资产。当然对于生活在国内的普通百姓来说,不存在这种吸引力,但是对于掌握着全国80%财富的那10%的人来说,这个吸引力是十分庞大十分有诱惑的。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李嘉诚早早就变卖大陆和香港的资产转投欧洲了,当然他船大得提早很多去调头,要在大家都欢呼的时候他才能找到对手盘从容退出。所以人民币贬值的核心是人民币资产价格相对非人民币资产价格的巨大落差形成的资本流动现象。

二、实体经济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实体经济(房地产相关以外的制造业)已经开始逐步走下坡路,05、06是以出口企业的价格拼杀透明化,利润空间缩水为特征。07年是几乎全体制造业(能源生产企业除外)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利润大幅滑坡。08年辅以金融危机外需不足,制造业雪上加霜。09年4万亿救市,国内通胀资产泡沫继续吹大,资金并未进入制造业,而是进入了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炒作领域,同时由于通胀底层工人的工资开始不断提高,这一进程一直持续到2014年,这段时间用工成本提高了2倍左右。以我原来所在的工厂为例,10年一个普通操作工工资在1800左右,到了14年没有5000一个月基本留不住人。因为通胀生活成本增加,工人不得不向企业主要求加工资。制造业的利润再次被挤压。1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企业刮起一阵环保风、安全风,于是企业必须完善环保设施、消防等安全设施,并且做好平时的运行维护工作,12年开始土地市场的萎缩,引爆了土地财政的危机,很多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局促的情况下,开始加大对企业的税收征缴力度,以前缓交的税要求你一次补齐。可以看出从05年到15年这10年中,将企业逼到了悬崖边。这中间还有08年4万亿的忽冷忽热的冲击,直接触发了很多企业的倒闭潮。举个例子,08年4万亿救市,银行手握大把钞票要急于放出去,已经举步维艰的企业(大多已经能用来抵押的资产都已经拿去贷款了),他们不想贷,就去鼓动一些经营相对稳健,没有什么负债的企业贷款。这些企业拿到了这些贷款干嘛去呢?自己的主业一切都还好,也不需要资金,也不想去扩大规模,也看不到产品需求量会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怎么办?房价涨炒房,股价涨炒股(炒股专业性强而且长期都是亏多赚少不稳妥),所以很多资金选择了进入房地产业,贷款来了300万500万可以去炒房子,贷款来5000万,1个亿,你就没办法去炒房了,那就盖房子给别人炒吧,所以当年很多企业把资金投向了房地产业。当然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4万亿投下去没多久,政策变了,开始收紧流动性了,一边加息,一边收多放少了。可是房地产是个长周期的投资回报的生意,我刚刚拍了地皮房子才建一点,你现在要收回我的贷款,那么好我只有断血倒闭了,不光房地产项目倒了,还连累到自己原来稳健经营的主业也垮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们要反思4万亿的原因。其实4万亿不是不可以,政府完全可以分4年1年1万亿的逐步投放,给市场一个充分消化吸收的过程,而不是一口吞下去,结果噎住了,把很多企业噎死了。而且10年到11年的加息更加完全错误,本身企业负担已经过重还加息,就是推他们掉下悬崖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实体经济为什么这些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而且我们至今仍然看不到实体经济复苏的迹象。

三、经济政策
习李上台之初,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他们充满期待,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眼前一亮的地方。譬如反腐等等。有些东西我们是莫论国事,在论坛里不能讲,所以我就单单谈谈我们的经济政策。李上台留任小川,本身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什么问题,自己想。我不否认小川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从央行这么多年的决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来看,我只能说他书本知识太多,而对国内经济症结了解不够充分,以致于不能对症下药,甚至有时候病急乱投医。比如我之前提到的10年到11年的错误加息,08年的大水漫灌到10年的快速收紧,更在于08年之前的一路加息,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加剧了实体经济的杠杆。当初我们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而且在地方各级政府眼里变成核心产业的时候,就注定了今天的实体经济衰落的局面。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错误。李大大以来,我们提过高端制造走出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军工军民融合,放松房贷,市场注水,供应侧改革等等,这些经济政策大多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政策中找到影子。比如一带一路,美国叫马歇尔计划,互联网+基本就是克林顿时期的互联网泡沫,强军计划,美国叫阿波罗计划,供应侧改革,美国在里根时代用过,放松房贷市场注水,效仿美国次级债。而且我们的有些政策比较短期,用了一下,发现市场反应完全偏离预期,马上又叫停,比如最近的房产政策的大转弯。我们难道是在病急乱投医么?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反正有什么药都一个个试过去。李大大刚上来的时候说,改革进入深水区,要触及灵魂,改革就是最大的红利,很多人都对此充满期待。可是实际上我们的改革还是在隔靴搔痒,至今没有抓住核心,祭出良方。我们搞互联网+大吹P2P,可实际上呢P2P成了万人坑,一批一批的卷款跑路事件坑害的是老百姓的钱,损害了整个国家的信用生态,骗钱成了无不用其所及的事,造就了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也使得没人愿意去投资实业诚实经营赚到的辛苦钱,还不如炒房还不如走旁门左道来得快。我们的社会信用体系正在面临大崩溃,14年开始股市在官媒的鼓吹下一路飙升,15年中迎来了崩盘,那些唱出4000点才是牛市的起步的官媒,损害的政府的信用,老百姓还能相信谁?如何树立起全社会的诚信体系,首先从最顶层要最先做起,能做到么?下面的都盯着上面的,上面的说一套做一套,下面的也会跟着学起来,否则他自己在体制内的发展空间就没了。国有企业如果利用体制优势去垄断敛财,那民营企业就会成为受害者,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能做到国资民资同规则竞争么?我们整个社会充满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最近电视曝光的不法份子回收医疗垃圾,制作成一次性餐具甚至儿童玩具销往市场,那些守法经营的商家成本上就没法跟不法份子的产品去竞争,所以有些原本可能用好料做产品的,也去用低价的回收料去做了。这种事情,几乎在很多很多行业都能看得到。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违法成本太低。因为我们没有健全的法制环境去约束他们,他们犯了法,也许因为有法不依或者执法不严而得不到应有的严惩。那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就无法建立。为什么?中国有个关于上下梁的古话,我就不重复了。我们整天讲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只是证明了我们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我们却无法改变这种现状,永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真正有效的改革会动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而他们却拥有着最大的话语权。至少目前我没发现有任何质的改变,所以我对未来充满忧虑。

四、国际环境
二战之后,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是在经济领域的世界大战却是愈演愈烈了,一次比一次规模宏大。眼前这次老美的棋局我在以前的帖子里也说过,剪了产油国的羊毛,现在全力围剿中国。无论钓鱼岛、南海、还是最近的朝核,其本质都是在中国周边制造不安定因素,从而达到驱赶中国的资本外逃去购买美元资产的目的。我们能不能扛过这一劫,核心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经济体的健康程度。前面三点已经基本阐述过了。所以未来会怎样?天知道!
4252#
发表于 2016-3-29 14:07:26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发展了将近70年,形成了很多既得利益团体,要改革就得动这些利益团体,谈何容易,唉
425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5:25:25 | 只看该作者
明明白白
一是猛烈,二是不会太差,上涨概率大。  发表于 6 小时前 IP:220.115.174.86:55434

===========================

完全是曲解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习大大在外的这几天不会太差,可能是横盘走,等他回来以后做方向选择,不管上下力度都很大。
4254#
发表于 2016-3-29 15:38:12 | 只看该作者
熊市里面,还是少给期望好点。
4255#
发表于 2016-3-30 09:16:48 | 只看该作者
周峰 发表于 2016-3-29 15:25
明明白白
一是猛烈,二是不会太差,上涨概率大。  发表于 6 小时前 IP:220.115.174.86:55434

嗯嗯。周版权说得极是。
4256#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5:39:51 | 只看该作者
4月看120日线,然后迎接4.0
4257#
发表于 2016-4-5 16:12:41 | 只看该作者
周峰 发表于 2016-4-5 15:39
4月看120日线,然后迎接4.0

听峰哥的。。。。。。

点评

对于底部股,只逢低吸,不卖!估值过高的票,泡沫没挤干净的票,越涨越卖。  发表于 2016-4-5 16:30
4258#
发表于 2016-4-7 19:25:50 | 只看该作者
木子闯 发表于 2016-4-5 16:12
听峰哥的。。。。。。

好的峰哥。。
4259#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9:37:30 | 只看该作者
自上次清仓以来,一直保持小仓位做一日短线,有胜有负,略盈利。

从今天开始我会保持空仓状态不再参与,耐心等待4.0

放弃机会的同时,我也把风险扔掉了。

我不明白创业板为什么还不跌,泡沫是明显的,风险是明显的,至少我是无法理解它估值的合理性。

中晋挂了,这就是互联网+的恶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谁都能创业做老板么?谁都有创新的能力么?

P2P的恶果是百姓的钱被骗被挥霍被卷款逃出境,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有好处么?

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这两年微信朋友圈几乎被微商淹没,我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凡是做微商的一律屏蔽朋友圈。微商是什么?2年前流行的是面膜,后来被央视曝光都是些什么鬼,后来流行美白针婴儿针,也被曝光了,又流行什么玛咖,吹得跟神药一样,现在呢,牛逼也爆了,云南种植的玛咖都烂地里没人要了,最近又什么生姜洗发水,弄个功夫明星代言,功效吹得杠杠的,号称能治好我的秃顶。这些还是有产品的一种微商模式。还有一种是没商品的微商,就是你投资多少钱,每个月可以给你多少收益,至于名头各种各样,有的是假借有项目,有的是自己发明个类似比特币的东西比如叫百特币,总之你负责投钱,他负责给你高额利息。这两种,后一种我不解释了,跟中晋的模式一样,就是庞氏骗局。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能辨别得出来,凡是允诺过高利息的基本都是骗字当头。我接下来要重点说下有产品销售的第一种微商模式。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个很正常的直销模式,而且很多人会愿意去做,认为不需要什么本金投入,卖一个赚一个,门槛低,赚点零花钱也挺好。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么?我们先来看产品,无论面膜还是到洗发水,无一例外,价格都特别高。国际大牌的洗发水,一瓶30左右,而某品牌的生姜洗发水,却要150多一瓶。我们知道,洗发水的制造成本是极低的,国际大牌卖30,其中可能有15块以上是广告费用,除去流通环节(批发商、超市)利润,直接成本可能不足5元。那么微商的洗发水直接成本我可以断定也不会比国际大牌差距到哪里去,甚至还更便宜,但是他们的零售价却差了好几个等级。为什么?因为他们把价格定高,允诺加入直销团队的人高额的返利,以及他们不断发展下线还能从下线的业务中获得返利。对于这个品牌的生产商来说,他的利润要远远高过国际大牌的利润。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么暴利的产品,最终买单的是消费者。很多人可能认为,那不简单啊,我买一瓶加入这个直销团队,我努力多推销些产品出去,不就赚了么,大不了我自己不用好了。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那么这个直销游戏就会很短命,所以直销模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会(又叫上课,实质就是洗脑)。开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加入直销团队的人不光要自己坚持用产品,不是指为了赚点零花钱而是要当成事业来做,所以全力的卖产品。他会给直销人员分很多档,每一个档提高,你的返点会提高,而你每提高一个档是以你的销售额来定的。他们会推出很多成功的典范楷模,谁谁谁做得好,公司奖励了奔驰宝马,谁谁谁做得好一年收入好几百万,于是入伙的韭菜们,开始热血沸腾,他们不再一瓶一瓶的买,开始一箱几箱几十箱的买,不断把自己的积蓄买成产品,卖给自己的下线,下线再卖给下线。而实际上呢,市场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忽悠起的市场购买力是有限的,下线是不可能无限的往下线发展的。一旦他们的积蓄都变成了产品,而产品却卖不掉的时候,如果再加上产品神奇功效的谎言被揭穿的话,他们就成了最后的买单人。这就是微商的命运。不要相信那些微商宣传的,公司奖励谁保时捷了什么的,中晋集团的美女炫富,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法,只是树个典型,来引诱大家上当而已。

在这样的模式中,最终获利的是最顶层的那一小撮人,最终买单的是底层那千千万万的韭菜。他们通常选择的产品主要是保健品、化妆日化用品,因为这类产品的售价和直接成本差额巨大,而且可以虚假宣传,功效神奇,甚至高大上到了洗发水请来了功夫明星,中晋也请过潘晓婷做广告。

我不明白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该监管的不监管,反而放任甚至鼓吹,当年的蚁力神地方政府没少站台!老的传销那种骗人到某个地方大家老鼠会一样的模式,已经很容易被识破,而且容易被打击,但是这种借助了互联网变身的传销模式,却大行其道愈演愈烈,再不出手整治,会有一个有一个的中晋出来!

中晋模式,是特别明显的庞氏骗局,为什么不早打击?我们的网络管制那么严格,网民在网上发个牢骚说点过激的话,可能马上就要被请去派出所聊天了,难道就没能力把中晋这样的骗局扼杀在萌芽状态么?对于微商卖产品的模式,我们为什么不能针对他们的虚假宣传作出及时的处罚?为什么不对他们的产品定价进行行政管制?如果天价虾不能被容忍,为什么微商的天价洗发水能被容忍?还有就是我们的媒体应该站出来,对这类骗局进行长期广泛的宣传,让老百姓都能认识到其本质。这也是我为什么今天花这么大篇幅去谈这个事的初衷。

点评

政府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很多地方大家都看得见的,政府就是看不见。  发表于 2016-4-8 07:34
4260#
发表于 2016-4-7 22:31:1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时鸣 ( 沪ICP备18046765号 )

GMT+8, 2025-2-6 23:44 , Processed in 0.0607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