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林浩做客《艾问·后来》挥泪现场:想把荣誉还回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6:3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香港




  林浩挥泪《艾问·后来》

  主持人艾诚与林浩

  2008年5月12日,一场高达里氏8.0级的地震袭击了汶川县和周边地区。这场灾难是如此可怕,据官方统计,大约有七万人遇难,四十万人受伤,超过五百万人无家可归。时年九岁的林浩在自己逃脱的情况下,还勇救了自己的同学。8月8日,他跟姚明一起共同率领中国代表队步入鸟巢的国旗手。2008年9月,入选环球时报《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2009年9月,作为全国双百人物中年龄最小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1年1月,作为59位杰出华人中唯一儿童,亮相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该片在美国、欧洲、中东、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主流媒体热播,引发全球关注。2013年8月8日,创办林浩爱之链基金,成为中国首个未成年人发起的公募基金。

  2008年,因为在汶川地震中勇救他人并在奥运会开幕式担任国旗手,林浩这个名字走进了大家的视线,一时间,光环、荣誉,都向着这个九岁的小男孩袭来。正当人们都用“英雄”“奥运国旗手”这些标签称呼林浩的时候,他的“转型”也让大家十分诧异。各种质疑的声音随之扑面而来。

  震后多年以来,林浩凭借与生俱来的影视表演天赋和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精神,走进了影视圈这个阵营,先后应邀主演了《大太阳》《我的特一营》《满山打鬼子》《哺乳期的女人》《情笛之爱》等多部影视剧,被网友赞誉为“小戏骨”。在此期间有不少媒体为博眼球造谣称他几乎不上学,整天只是忙拍戏,甚至还有不少别有用心的记者和网友对林浩提出“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之类的质疑,因此林浩频繁“躺枪”,一次又一次地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这些的风波,林浩说他曾无数次地想把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等荣誉还回去,“我一直在勇敢做自己”。他告诉观众,就像当初他勇救自己的同学一样,现在他需要救起自己。他需要为自己负责,追求一种不张扬但是更完整、自有、快乐的人生。在《艾问·后来》的节目现场,林浩数度哽咽,甚至抱着田万良大哭。

  4月9日晚间黄金时段,林浩做客《艾问·后来》的访谈节目在广西卫视播出。他将成名之后的完整故事也在访谈中渐渐展开。有观众称这是汶川地震七年来,林浩参加的最成功的一次走心访谈节目。该期节目让全国观众看到了汶川地震七年来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林浩最真实的另一面。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较高的收视率,无数观众被林浩的坚韧、乐观、真性情和小小年纪勇于担当的精神感动落泪。5月14日晚9:20,“《艾问·后来》少年林浩—成长的烦恼”节目还将在广西卫视再次重播。著名制片人许文广作为神秘嘉宾也将做客节目。

  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王恩庭曾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5月12日是悲情的日子,在海外,每逢汶川地震周年,总有不少中国人会在网络或华人社区里缅怀这场惊天动地的震灾。但很可惜,我们对汶川地震的记忆越来越抽象化,那些本应该被世人常常称道的熟悉面孔:救灾者、建设者、幸存者,并没有成为大众的集体记忆。

  更糟糕的是,当初那些曾让我们热泪盈眶、视之为“抗震英雄”的人,在过去七年里一次次在媒体轰炸下,他们有的被淡忘,有的甚至在一些舆论中频繁受伤、流泪、流血。

  王恩庭说,在国外多年,对这种苛刻的中国逻辑,实在有点看不懂。在美国,当然也有不少质疑英雄的舆论,但整体上,美国是一个非常善于塑造英雄的国度。对英雄的崇拜,几乎已经成为社会价值共识的一部分。他们当然知道人无完人,但他们不想去揭发、戳穿那些在危难时期的英雄人物。例如,我们从没有听到有哪个美国人质疑过“9·11”时那些在废墟中抢险的消防员英雄们;2008年美国大选时,很多人都不喜欢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但几乎所有人提起他在越南战争中被俘数年的惨痛经历,都大为敬叹,即使那些支持奥巴马、批评麦凯恩的媒体,也不会拿他那段经历乱加指责。

  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太多了。除此之外,美国人还擅长在电视、好莱坞大片中人为地塑造个人英雄。因为塑造与崇拜英雄,不揭丑更不抹黑英雄,其实是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事物的纯真,以及对超现实主义世界的一种情感寄托。

  可能是中国传统中“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文化劣根性的影响,中国社会舆论现在变得越来越挑剔,甚至刻薄。就像一位社会评论家所批判的:“中国式道德就是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拿流氓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种挑剔看似打着正义的旗号,但许多时候摧毁的却是一个社会的理想主义,让这个社会变得更世故。久而久之,中国变成了一个没有个人英雄的国度。每次遇到一些美好的人物或事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炒作,可能是假的吧。这样的思维惯性难道不可怕吗?

  汶川地震七周年,一个新汶川和一批像汶川那样在灾后重建的新县城拔地而起,是对我们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的最好祭奠。但没有英雄的后汶川时代,却是我们这个社会心理扭曲的折射。

  七年,对于中国来说,很短。未来我们到底该如何纪念那场惨烈的天灾,如何继承在废墟中体现出来的互助、不屈、友爱、坚强的中国精神,记住那些英雄是有必要的。当英雄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也许在于,后者将永远享有对前者的评论权,但对我们这个太需要寻找真善美、寻觅理想与幸福的国度来说,社会不缺乏英雄围观者和评头论足者,缺少的往往是向英雄致敬的礼赞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时鸣 ( 沪ICP备18046765号 )

GMT+8, 2024-11-24 07:20 , Processed in 0.0540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